行程推薦

能代風箏

The site logo

繪製有吐舌圖樣俏皮表情的傳統風箏

能代風箏

類別:   傳統的, 藝術/手工藝品

風箏與能代的歷史淵源


風箏據傳自唐朝時期傳入日本,並逐漸成為當地的傳統玩物。能代市由於古時候港口貿易繁盛,推測當地的風箏文化也有悠久歷史。但因1944年發生的能代大火燒毀了大量歷史資料,使得確切傳入時間點難以考證。

能代市位於日本海沿岸,季節性強風非常適合放風箏。古時候的孩子們習慣在年末年初放風箏,並根據年齡選擇越來越大的風箏。

二戰結束後,放風箏的文化達到巔峰,正月時節,空中飛舞的風箏幾乎將整個天空遮蔽,成為社區文化的象徵。

能代風箏的傳說


能代風箏現今最為人熟知的形象,是具有吐舌頭的模樣。然而,這一特徵其實是風箏設計演化的結果。

最初,能代的風箏常出現兩張臉的圖案,例如易經和并慶、張飛和關羽等形象。但因為風箏需要飛在高空,如果風箏上畫兩張臉,地上的人便很難看清樣貌。於是,風箏的設計逐漸改為每個風箏上只有一張臉,並用粗黑筆描繪出清晰的輪廓。

至於為何風箏上會有吐舌的模樣,是因為吐舌頭被認為具有驅邪的象徵意義。

能代風箏最後的傳承-「北村凧提灯店」


過去,能代市內曾有五六家專門製作風箏的燈籠店。然而,隨著現代娛樂科技的發展,放風箏的文化逐漸式微。如今能代市區僅剩下一家專門製作能代風箏的店——北村凧提灯店。

北村凧提灯店創立於西元1887年,目前由第三代店主經營。店內展示著各種尺寸的風箏和燈籠,成為能代風箏文化的最後傳承場所。

這家店製作並銷售的風箏,包括大型的「8枚判」(相當於8張A4紙的大小),中型的「4枚判」、「2枚判」、「1枚判」,以及新推出的「2分の1判」和「4分の1判」等。迷你尺寸的風箏也非常受歡迎,常作為禮物送給親朋好友。

儘管如今的小朋友不再常放風箏,北村凧提灯店的店主夫婦仍希望能推廣風箏的美好。如果您對日本傳統風箏感興趣,歡迎來店參觀和體驗。

休息日
不定休
營業時間
9:00~17:00
郵政編碼
016-0811
地址
秋田縣能代市日吉町7-3
停車場
URL
http://www.kitaman.sakura.ne.jp/